为什么终结本次执行
时间: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特定情况,如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已发现的财产无法处置,或执行措施已经达到极限,无法继续进行执行时,法院会依法裁定暂时结束本次执行程序。这并不意味着债权债务关系和执行依据的执行力被消灭,也不代表执行程序彻底结束。一旦将来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其他恢复执行的条件出现,执行程序可以再次启动。
时间压力:
法院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执行任务,如果案件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执行完毕,可能会选择终结本次执行以避免案件积压。
财产调查的局限性:
法院虽然会尽力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但并非总能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
实际控制的难题:
即使找到被执行人的财产,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际控制,导致无法进行处置。
执行积案问题:
为了解决“执行积案”问题,即大量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终结本次执行可以让法院将有限的司法资源用在有更多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上。
申请人撤销申请:
如果申请执行人主动撤销执行申请,法院也会作出终结执行的裁定。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法院仍会继续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及人身线索,失信信息也会继续公开。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其他恢复执行的条件,执行程序可以再次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