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墙为纸潮汕小伙五年画遍365个村庄 为乡村振兴助力

时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

图/受访者供图

近日,27岁的吴晓伟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在过去的五年中,他与自己的团队用墙体彩绘艺术,为365个村庄的乡风文明环境建设“添彩”。

以墙为纸,用油漆刷作笔,在墙面上挥墨,吴晓伟并不含糊,他的画作在内容上常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笔触又充满中国画的写意特质。每当他看到有人因其画作驻足墙前、打卡赞叹,他由衷感到高兴和自豪:“心里满是成就感。其实我觉得艺术不应该跟大众有距离感,我们常为乡村画画,也是希望通过接地气的艺术,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在吴晓伟的期待里,他想通过墙绘为乡村振兴打开一扇窗。

接触墙绘艺术近十年

吴晓伟今年27岁,广东揭阳人,自幼喜欢画画,接触墙绘艺术已有近十年时间,16岁还在上高中时,他得到一个机会。“在揭阳有个景区,用废弃大巴改造成旅馆,希望有人能给大巴外立面涂鸦装饰一下。”吴晓伟回忆道,“当时也没要钱,直接就去画。四五台车我画了不同的主题,比如漫威、冰雪世界、小黄人等。”

彼时,这样生动活泼、题材不一的涂鸦艺术在潮汕地区还算稀少,吴晓伟的画作完成后,吸引不少人驻足围观,颇受游客喜爱。由此他也是“一炮而红”,经由客户口口相传,热情推荐,吴晓伟渐有名气。随着涂鸦的画布从大巴车体延伸到墙上,他也开始关注墙体彩绘艺术,自身不断学习,积攒了一些实践经验。

高考后,吴晓伟到佛山大学读书,他爱好广泛,对各行各业都感兴趣,最终选择投身室内设计专业。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还是将他重新拉回墙跟前。“大二时,我们老师有个正在做农庄运营的朋友,希望能在场地规划上加入一些新潮时尚的思维,觉得学生比较活跃,就找我们老师帮忙推荐,我成绩比较靠前,就被推荐了去。”吴晓伟说,“当时我去看了场地,一看就觉得特别适合加入彩绘艺术,就把我之前画过的给人家看,最终我的想法被采纳。”

随后,吴晓伟发动身边同学一起共同创作,最终圆满完成,他认为自己是从这个项目开始正式“出道”:“后来就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在网上发布,慢慢推广,从身边开始逐渐往外走。一直到毕业,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会去创作墙绘,哪怕一些店铺只有一点很小的创作空间,邀请了我,我都愿意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吴晓伟逐步成立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他非常注重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去宣传自己的作品和理念:“现在互联网发达,只要坚持努力把一件事做好,总会有人关注你。这些年每画好一个项目,我就发在网上记录,慢慢数下来,五年里仅给乡村做墙绘,就已有365次了。”

为乡村振兴助力

“墙绘门槛不高不低。首先要有美术功底,但在墙上画画跟在纸上画画肯定是不一样的。”吴晓伟提到,墙面不像画纸画布那样平整,每每需要先刷一遍漆才能开始作画,而他的画笔多是滚筒、大油漆刷,有时墙太高又没有足够的位置搭建竹架爬上去,还得用上伸缩杆,伸手仰头尽力去够,半天下来累得够呛。

除了工具不同,墙绘往往还需跟周边环境、当地文化相融合,才能够独具一格而又不显得突兀。“画什么内容,风格是什么,在前期设计时我们会进行大量的沟通,确保画出的墙面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吴晓伟提到,他常常花时间在村里走访,与乡贤、老人沟通,有时还会走进村中人家,唠嗑喝茶。

今年“五一”假期前,吴晓伟及其团队受梅州五华县邀请,为五华安流镇进行墙体绘画。他们融合当地农耕场景、采茶女形象等元素,为安流镇的主干道两侧、广场的墙上绘制了多幅田园风光景象,展现乡风文明建设,让原先冰冷灰白的老旧围墙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不仅画画,还为其做了些宣传推广,吸引不少游客关注,放假时很多人都来村里拍照打卡,听说有时还被围得水泄不通。”吴晓伟说,“我看到有网友评论,说我们是在给最偏僻的地方引流。我们确实是想做这样的事情的。”

吴晓伟说,他们进村画画时,有些村子要走二三十里山路才能到达,到了一看,村里自然风光优美,农产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因位置偏僻而无人问津。在这样的村子里搞墙绘,先是要让多彩的墙面令村里居民看着高兴,要是能吸引外面的人关注,哪怕不会真的过来打卡,起码也让原本不知名的小村落有了曝光的机会,多少给人留下一点印象,“能为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做一点锦上添花的事情,我就觉得很满足了”。

做接地气的艺术

“其实到村里画画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前些年墙绘还算新潮艺术,很多人没接触过。”吴晓伟提到,在有些人看来,他的作品属于在墙上“乱涂乱画”,进村后,有些老人一开始并不愿意让他在墙上创作,“其实我们能理解一些老人家的情绪。我们会跟村委配合去沟通,或者跟老人说,把他家的墙留到最后才画。”吴晓伟说,“等我们把其他的墙画完了,老人家看到我们的工作,也看到墙的美化效果,总会欣然同意。”

据吴晓伟介绍,其团队业务广泛,也常为城市商业店铺、创意园、公共服务空间,甚至天桥底的墙面绘画,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在乡村的创作。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想为乡村振兴助力,也因为“像那些老人最后同意把墙给我们画画,这种认可会给我带来成就感,得到肯定,说明我们做的艺术跟老百姓没有距离感”。

在吴晓伟的自述里,他一直有种学成归来想要回报家乡的情愫,因此近几年,他的足迹遍及省内,但更多的重心放在潮汕地区。他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中国画的写意特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潮汕地区民俗文化搬到墙上,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家乡,也希望通过耳濡目染,给家乡的小朋友普及优秀文化知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成长。

画墙近十年,吴晓伟常年在外奔波,吃过不少苦:酷暑时顶着烈日工作,满头大汗,头晕眼花;为了避免中暑,时常天刚亮就出街工作,到夜色深深难以辨清笔触才结束;有时突来一场暴雨,将刚画成的墙面冲刷得斑驳不堪,又得鼓起劲重新绘制……“有些墙在高空,离地那么高,边画边小心翼翼,或者是在窄巷里,能站的地方就只有砖块宽,有一次我们是在河里划着船画画。”吴晓伟解释道,墙绘是户外工作,不可避免会有一些辛苦。但在画了365个村庄之后,他仍然愿意继续画下去:“想要继续画出能让大家口口相传的作品,继续做接地气的艺术。”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