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腿就是“养命”!秋天腿不暖,冬天病缠身,太原中医3招让您腿暖身健
秋季养腿就是“养命”
人老先老腿,腿是寒气的大本营,中医讲:立秋后火往上走,寒往下沉,小腿最容易被寒湿盯上。“护腿”就是“护肾护命”!腿是“人的第二心脏”,承载着人体的大量血液循环,一旦肝肾功能减弱,腿部首先会“喊痛”。
秋季护腿原因
寒湿易入侵
秋季气温下降,寒气下沉,小腿部位因远离心脏且缺乏脂肪保护,易成为寒湿侵袭的突破口。此时若不注意保暖,寒湿会堆积在腿部经络和关节处,引发关节疼痛、浮肿等问题。
血液循环减慢
秋后天气转凉,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速度减慢,下肢供血不足。腿部作为“第二心脏”,其血液循环直接影响全身代谢和营养输送,若长期供血不足易引发静脉曲张、关节炎等疾病。
身体机能调整需求
中医认为秋季应注重“收敛阳气”,此时护腿可避免阳气外泄,为冬季储备能量。腿部经络与脏腑相连,保养腿部有助于疏通肝胆经、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身体整体抗寒能力。
护腿小妙招
泡脚养腿——去寒
材料搭配:
生姜片+艾叶:驱寒散湿
花椒+桂皮:温经活络
红花+当归:活血养血
泡法:水量要没过小腿肚,15-20分钟,出微汗最好。
小提醒:晚上9点前泡脚,养心肾,还能改善睡眠。
穴位按摩——活血祛湿
承山穴:在小腿肚正中,按下酸胀感明显→缓解腿部沉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踝骨上3寸处→调理脾胃,祛湿止痛。

足三里:膝盖下4指处 →补气健脾,提升免疫力。

每天每穴按5分钟,坚持2周腿会明显轻盈。
艾灸温阳——从根源祛寒
秋天湿气重,寒气易入体。艾灸是最适合这个季节的。
艾灸点:三阴交、足三里、涌泉穴(脚心)。

频率:隔天一次,每次15分钟。
灸后双腿发热到冒汗,就是在帮你把寒气往外赶。
秋季食疗方
01.
银耳莲子羹
银耳富含植物胶质和膳食纤维,莲子具有补脾止泻功效。两者搭配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痒,适合阴虚体质人群。制作时建议提前浸泡银耳4小时,与去芯莲子慢炖至胶质溶出,可加入少量枸杞增强滋补效果。
02.
百合山药粥
鲜百合润肺止咳,山药健脾益胃。粳米与山药按1:1比例熬煮,待粥将熟时加入百合瓣焖煮5分钟。此食谱对秋季干咳、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减少粳米用量。
03.
雪梨炖冰糖
雪梨具有生津润燥作用,冰糖可增强滋阴效果。将雪梨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3克,隔水蒸炖30分钟,对秋燥引起的咽喉干痛、干咳无痰效果显著。脾胃虚寒者应减少冰糖用量。
山西省中医院 康复科 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