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强有力政治保证
抗日战争的14年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党的建设成为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从遵义会议到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再到党的七大,党史上一个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我们党确立正确军事路线、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的不平凡历程,也见证了我们党以自身的成熟壮大不断赢得抗战主动的伟大征途。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全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政治和思想基础。党中央相继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提出“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并尽一切努力巩固党的组织,培养造就了大批抗日骨干力量,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筑牢了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图为2024年7月7日,首都学生代表参加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仪式。 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之际,唯有一个先进纯洁的政党才能担负起引领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使命。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并将这一任务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通过实施这个伟大工程,我们党以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勇敢地承担起救亡重任,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胜利的美好希望和国家发展的光明前途。经受抗日烽火的洗礼,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政治保证。
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打出一套全面从严治党“组合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同时也要看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持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从伟大抗战精神以及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满怀信心开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务委员会文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策划:何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