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友谊”管道遇袭,“友谊”的小船翻了

时间:

央视新闻

最近不到一个月里,乌克兰三次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输送石油的“友谊”管道,一度切断了中东欧国家油气运输,也点燃了国际政治的新危机。

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记者问及针对“友谊”管道的袭击时,泽连斯基说:“我们乌克兰非常尊重和匈牙利的友谊,但现在这条管线的存续,完全取决于‘匈牙利的立场’。”

对于乌克兰的态度,中东欧国家表现出了愤怒与失望,其中匈牙利政府反应最为强烈,相反欧盟则表现沉默。袭击事件为何引发不同反应,它又将产生哪些外溢效应?

能源命脉多次被袭

“友谊”石油管道是苏联时期建设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也是全球最长的原油管道之一。它从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出发,北线经白俄罗斯通往波兰和德国,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条管道是中东欧国家的能源大动脉,多年来,俄罗斯通过管线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出售石油,乌克兰则收取过路费。

鉴于其在能源供应上的重要地位,即使在过去三年俄乌冲突期间,“友谊”管道的运输也从未停止,欧盟在对俄制裁中也一直将此管线“豁免”。

然而本月以来,这条管道却连续三次遭袭,袭击导致向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输送多次中断。这引发了中东欧国家的强烈抗议,其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政府对乌克兰的袭击行动反应最为激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称这是“极不友好的行为”,匈外长西雅尔多则明确指出,这是对国家主权的攻击,是“企图将我们拖入战争”的行为,并提及了启动北约共同防御机制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26日匈外长西雅尔多表示,乌克兰攻击“友谊”输油管道,伤害的不是俄罗斯,而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如果该管道长期无法运行,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能源安全将无法得到保证。

匈牙利国际问题专家弗拉姆·拉斯洛博士在接受总台专访时表示,俄罗斯石油对于匈牙利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事关匈牙利的国家安全,俄乌冲突不是乌克兰侵犯匈牙利主权的正当理由。

匈牙利国际问题专家 弗拉姆·拉斯洛博士:“友谊”管线运输石油大约占匈牙利进口石油的80%到90%,能源供应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国家安全。因此,能源安全是匈牙利主权的核心和根本,任何对于“友谊”管道的袭击也意味着对匈牙利国家主权的威胁。

斯洛伐克也因袭击受到严重影响。斯洛伐克经济部长德尼萨·萨科娃称,由于“输油可能很快会停止”,斯洛伐克“正在评估破坏的规模”。当地时间26日,斯洛伐克外交部长尤拉伊·布拉纳尔称,他已致电乌克兰当局,呼吁其停止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布拉纳尔表示,此类袭击不仅损害斯洛伐克,也伤害乌克兰自身利益。

斯洛伐克外长布拉纳尔与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在事后还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两国在信中指出,“没有这条管道,我们国家的安全供应根本不可能实现”,并敦促欧盟介入其在能源政策和应对俄乌冲突策略上对其成员国利益的保障。他们警告称,袭击可能导致两国“至少5天无法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而欧盟委员会收到两国联名信函后的态度则耐人寻味。欧盟委员会除了确认已收到相关信函外,对于袭击事件本身却始终保持沉默。截至目前,欧盟并没有如今年1月书面所承诺的那样,对成员国能源供应管道的袭击行为采取任何行动。

袭击是精心策划的行动

有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对“友谊”管道的袭击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精心策划的行动。 一方面,乌方有意选择在特朗普积极推动俄乌和谈的关键时间点,通过切断能源供应向严重依赖俄罗斯石油的中东欧国家施压,从而增强自身在加入欧盟谈判中的议价地位。另一方面,乌方试图借此引起美方关注,推动特朗普政府接受“以加入欧盟替代加入北约”的折中方案,并利用美国的影响力向匈牙利等持反对立场的国家施压,最终迫使其在乌克兰入盟问题上做出让步。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与匈牙利、斯洛伐克关系一直不睦,两国政府曾多次反对欧盟进一步减少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举措。对于乌克兰入盟事宜,斯洛伐克政府虽然原则上表示支持,但强调“乌克兰必须满足所有入盟必要条件”,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有条件支持,同时斯洛伐克明确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

而欧尔班则多次明确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并且由于匈牙利的阻止,乌克兰入盟进程实际上已陷入僵局。根据此前关于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民意调查结果,超200万匈牙利公民(95%的受访者)对乌克兰入盟表示反对。匈牙利国际问题专家弗拉姆博士称,乌克兰的袭击实际上是对匈牙利人的政治勒索,匈牙利人对此无法接受。

匈牙利国际问题专家 弗拉姆·拉斯洛博士:乌克兰对于“友谊”管道的多次袭击不仅是为了达到军事目的,同时也是在政治上进行施压的手段。匈牙利政府不希望乌克兰加入欧盟,而泽连斯基总统则以袭击石油管道向匈牙利施压,就像他所说的,“‘友谊’管道能否存在取决于匈牙利”。泽连斯基话里有话,意思是未来针对重要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可能会再次发生,这种政治上的勒索和胁迫对匈牙利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袭击事件凸显欧盟内部分歧加剧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多次呼吁成员国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来源多元化。然而,匈牙利作为内陆国家,始终反对欧盟这一“意识形态驱动”的能源政策,坚持应从国家实际利益和能源安全出发,主张自主制定能源政策。尤其在经济层面,俄罗斯提供的石油远低于欧盟市场价格,对匈牙利而言具有明显优势。

匈外长西雅尔多多次公开批评欧盟在能源和外交政策上过度偏袒乌克兰,称“布鲁塞尔已经不再是欧盟委员会,而是乌克兰委员会。”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这并非出于政治原因,并非因为我们没有尽一切努力实现能源多元化,也并非因为我们没有通过其他方式供应石油,因为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能源供应不是政治抑或意识形态问题,不可能简单地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当乌克兰袭击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能源基础设施时,欧盟委员会默许并参与其中。欧盟委员会已不再是欧盟委员会,而是乌克兰委员会。因为冯德莱恩的委员会代表的不是欧盟的利益,更不是欧盟成员国的利益而是乌克兰的利益 。

就在当地时间21日,匈牙利还表示希望能够为俄乌和谈提供“第三方场地”,22日,欧盟还直接对乌克兰支付了超过40亿欧元作为支持,结果乌克兰反手就袭击了“友谊”管道,这也被一些欧盟官员形容为 “背后捅刀” 。

乌克兰对“友谊”管道的袭击,除了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感到警惕和担忧外,也影响着对援乌问题持谨慎和观望态度的其他欧盟国家,例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因为国内经济压力大,债务水平高,主张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冲突并对无限期军援持保留态度。况且在不少欧盟国家的供应链条里,依然难以完全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包括奥地利、捷克这些内陆国家。即使俄乌冲突已经三年,这种依赖依然存在。

匈牙利国际问题专家弗拉姆博士在采访中表示,这些国家的反应深刻反映出欧盟内部在平衡对乌支持与自身利益,以及权衡军事手段与外交途径之间所存在的分歧。

匈牙利国际问题专家弗拉姆· 拉斯洛博士:在支持乌克兰方面,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欧盟政策,不仅是直接军事援助,也包括欧盟成员国提供的贷款、直接拨款等,其实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并不同意。欧盟建立了支持乌克兰的机制,从欧盟统一预算中给钱、给贷款,与此同时欧盟又从国际市场上借款,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袭击或是双刃剑

乌克兰三次轰炸“友谊”管道,不仅是向欧盟国家施压警示依赖俄罗斯能源存在风险,也希望借此打击俄罗斯经济命脉。

乌克兰的能源(天然气和成品油)主要靠进口,而这些能源很多都是源自欧洲国家。正如欧尔班所说的那样,乌克兰从匈牙利进口电力和汽油,且依赖程度较高。同时,乌克兰将斯洛伐克视为第二大柴油供应商,而斯洛伐克炼化的石油又来自俄罗斯。在袭击事件发生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政府都曾公开表态,考虑切断对乌克兰的能源供应。

乌克兰对“友谊”管道的袭击,不仅凸显中东欧国家在能源供应上的脆弱性——过度依赖单一来源与固定路线极大增加了战略风险,也为欧盟敲响了能源安全的警钟。

这也进一步暴露出西方阵营在应对俄乌冲突问题上的深层分歧,欧盟想要协调内部立场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