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哈佛的中国学者:“我很高兴,能在此时离开美国”

时间: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暂停哈佛大学招收新国际学生的资格,并要求已经入学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美国留学生的合法身份。“这一动向标志着美国政府与这所常春藤盟校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美联社22日评论称。

另据彭博社23日报道,哈佛大学23日已向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举措侵犯了其被《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我们谴责这一非法且毫无依据的行为。”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危及数千名哈佛学生和学者的未来,并向全美高校中众多来美求学、追寻梦想的学生发出了危险信号。”

愤怒、迷茫、紧张、伤心、不知所措……正在哈佛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们23日这样向《环球时报》记者形容他们当前的心情。他们告诉记者,目前,许多哈佛新生或将面临无法顺利入学的风险,而已经在美的国际留学生则面临可能失去合法身份的危机,暂时无法乘坐飞机、外出工作或离境。“国际学生成为了(被美国政府)‘绑架的人质’。”一名在哈佛的国际学生这样对记者表示。

哈佛的国际留学生:“困惑、迷茫、不知所措”

“我感觉现在大家都非常紧张。”一名正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中国学者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面对国土安全部突如其来的政令,很多留学生和国际学者感到“困惑、迷茫和不知所措”,尚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他介绍称,目前自己周围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学生考虑转学的情况。当前学期已经结束,不少留学生已回国,更大的担忧集中在“新学年是否还能返回美国”,尤其是对已离境的外国学生来说,入境问题恐怕会十分棘手。

“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即将入学的新生和将要来哈佛的访问学者。”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近我和一些教授私下交流时,他们就已表达过对8月新生入境问题的担忧。这对学校的国际交流和声誉都影响巨大。”

这名中国学者认为,由于国土安全部政策的执行对象主要是学校,而非学生本人,“所以接下来事态将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反应。”他介绍称,一些其他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表示,如果哈佛的国际学生遇到困难需要转学,他们将提供帮助,但许多建议还很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和方案,整体氛围仍十分混乱。

“我们中很多人一生都在为进入像哈佛这样的大学努力,如今我们只能等待看是否需要转学。”美国有线电视网(CNN)22日援引一名来自奥地利的哈佛大学大三学生的话称,他目前正在国外旅行,非常担心自己将被禁止重返校园。据这名学生称,国际学生之间正在紧张地互相发消息,有些人不确定是否还能完成暑期实习,还有人担心是否能在其他学校获得与哈佛同等丰厚的奖学金。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毛克疾正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3日,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哈佛目前已通过学生事务办公室发出通知,建议尚未入境美国的学生暂缓行程,已经在美的则建议留在学校周边区域,不要外出工作,以避免因签证政策变化带来法律风险。

“哈佛校内的舆论现在高度一致,普遍支持学校立场,反对美国政府打压。”他表示,这次美国政府的行动几乎是“无差别扫射”,甚至美国盟友国家的留学生也受到波及。相信哈佛不会妥协,将借助法律手段继续抗争,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哈佛学生的基本权益,也牵涉到该校的核心价值。

法律人士:哈佛起诉有较大可能成功申请禁止令

据媒体报道,国土安全部宣布中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质后,哈佛大学随即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政府的行为非法且有害,学校正在迅速行动,为社区成员提供指导和支持。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学者来自140多个国家,为哈佛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一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我们的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并损害哈佛的学术和研究使命。”

23日,哈佛大学已向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而就在上个月,哈佛已就政府试图干预其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及雇佣做法起诉政府。

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负责人朱可亮2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这种粗暴做法没有给哈佛时间和机会进行申辩,涉嫌违反联邦的《行政程序法》。

他认为,哈佛大学提起诉讼,能成功申请到法庭禁止令叫停政府相关做法的可能性“大于50%”,面临身份被取消的国际留学生可以先等待大学的起诉,当然也可自行起诉。

不过,由于尚不清楚法律程序会推进得多快,哈佛的国际学生仍面临许多法律上的苦恼和焦虑。有法律人士认为,比如已经毕业的学生如果正在使用“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留在当地工作,有可能暂时无法继续工作。OPT是一种校外工作许可,可让美国F1学生签证持有者毕业后申请为期一年的专业实习。有法律界人士建议,建议哈佛留学生暂时不要离开美国,也不要乘坐飞机。

“大家都在观望,希望司法系统能够像以往一样介入并阻止国土安全部的政策实施。”上述中国访问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前,类似政策也曾被美国的司法机构认定为违宪,并被冻结执行。

另据《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22日当天,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联邦地区法官杰弗里·怀特批准了一项临时禁止令,保护那些在今年早些时候签证被无明确理由撤销的数千名国际学生。裁定称,政府的做法造成了混乱,并“很可能超越了他们的权限”,大规模撤销学生身份的做法缺乏正当依据。裁定称,该命令适用于所有“处于相似境况”的个人,也就是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的人。

《纽约时报》称,这一裁定发布在特朗普中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几小时后,该禁止令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政府相关措施的执行。

“美国高校的吸引力正在快速消失”

在毛克疾看来,美国政府针对哈佛的一系列举动,更像是一种“反精英”的政治姿态,其对象是美国传统精英阶层代表的机构和理念。“这更像是当前政府迎合其政治基本盘、获取影响力,并满足情绪的‘政治表演’。”他表示,这些举动虽然也许能为他赢得基本盘的“喝彩”,但却是以牺牲美国高校声誉乃至美国国家“软实力”为代价的。

“即便相关政策未来被推翻,它的短期影响也已经显现。”另一名中国访问学者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比如,许多国际学者将不敢轻易离境。他举例称,自己就曾取消过一个国际会议的参会行程,即使理论上自己的签证不会受到影响,“但现实是,海关有权拒绝任何人入境。”

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久前刚接到了一个美国以外的大学的工作邀请,将很快离开美国。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在美国的学术界,很多人都开始考虑去加拿大工作,因为许多人对美国的科研环境感到悲观。

这名中国学者认为,美国高校曾凭借丰厚的科研资金和国际化环境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但现在这些优势正在快速流失:科研经费遭到压缩,尤其是那些与当前政府政策立场不符的研究项目更被直接卡住,哈佛等大学更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许多教授甚至捐出部分薪水支持学校度过难关。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现在的状况究竟会持续多久,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类似的政策?人们担心,还会有更糟的情况发生。”他感叹道,“我很高兴,能够在此时离开美国。”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