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关副署长落马记:三地海关关长的权力寻租之路,私人会所暗藏腐败交易!

时间:

一、逮捕令背后的隐秘交易

2025年3月26日,海关总署原副署长孙玉宁被正式逮捕。从吉林舒兰的基层关员到执掌四地海关的“实权派”,他深耕海关系统20年,最终倒在私人会所的酒杯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揭露:孙玉宁利用长春、满洲里、郑州、大连四地海关关长职权,为企业大开“便利之门”,单笔受贿金额便达千万级。

二、会所暗影:权钱交易的腐败温床

侦查发现,孙玉宁的堕落轨迹布满高档会所、钱色交易、卖官鬻爵三大雷区——

  • 会所密约:长期接受企业主安排的私人会所宴请,在包厢内签署通关“优惠协议”;
  • 权色捆绑:借用管理对象豪车充门面,以财政资金分配权为筹码进行钱色交易;
  • 明码标价:干部提拔名单成“价目表”,一名科级岗位标价30万起跳。 讽刺的是,他在公开场合强调“严把国门”,私下却将海关监管权拆解零售。

三、四地海关的腐败路线图

孙玉宁的贪腐网络随职务升迁不断扩张,形成系统性漏洞:

1.长春(2004-2012):任副关长期间掌控现场业务处,为走私木材、汽车配件企业放行,收取“通关费”;

2.满洲里(2012-2015):利用边境贸易监管盲区,纵容稀土等战略资源违规出口;

3.郑州(2015-2018):干预保税区企业审批,助关联公司骗取税收优惠;

4.大连(2018-2020):插手港口基建招标,指定承包商收取千万“感谢费”。

四、海关刮骨疗毒:行贿黑名单+异地审计

孙玉宁被公诉同时,海关系统启动十年最严整顿——

  • 切断利益链:7名直属海关官员落马,深圳、宁波等口岸关长实行“任期审计异地交叉制”;
  • 围猎反制:建立“行贿企业黑名单”,涉案公司将面临通关降级、重点布控;
  • 技术反腐:AI大数据筛查关员异常消费、亲属经商行为,预警精准度达91%。

会所门后的国门漏洞

当孙玉宁在会所包间签下最后一笔交易时,满洲里口岸的监控系统正因“经费不足”停工三年。此案曝光的不仅是个人堕落,更是监管链层层失守的缩影。海关防线的修补,远比抓一个关长更紧迫。

读者热议:海关关长为何能操控四地?监管系统如何堵住“会所腐败”?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基于 政知见、 最高检公诉书、中纪委通报创作

数据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03-14)、合肥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2025)合检刑诉字第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