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颁证仪式、“新婚第一课”、青年联谊活动……阜阳:七夕话新风 爱更在朝夕
8月29日是七夕节,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集体颁证仪式、“新婚第一课”、青年联谊活动……这天,我市各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共度浪漫节日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
其实,爱不只在七夕,更在朝夕。
近年来,我市悄然掀起婚恋新风。从“红娘服务队”到“景区婚姻登记处”,一系列创新举措倡导婚事简办、“低彩礼”“零彩礼”,让婚姻回归本真。
“景区登记+简约婚礼”
临近七夕,临泉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比往常更加忙碌。“截至8月27日,有40多对准新人预约七夕登记,预计当天还会有不少来现场办理的。”临泉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潘君怡介绍,“七夕当天,我们将同步举办青年联谊会,将有150多名单身青年参加。”
临泉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024年初迁入顺河老街景区,因为“在诗情画意中见证爱情”这一浪漫元素,来此“打卡”的新人越来越多。截至今年七夕前夕,该登记处已累计为超过1.4万对新人办理婚姻登记。2024年以来,已举办青年联谊会9场次,参与人数680人,意向牵手18对。
这处婚姻登记处服务场所面积520平方米,不仅设有候登大厅、登记窗口、照相室、档案室等标准功能区,还专门配备了婚姻家庭辅导室、纠纷调解室、结婚颁证厅。
登记处还组建了一支由6名特邀颁证师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为新人提供婚礼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庄严而不失温情的仪式,让登记更有仪式感,同时增强新婚夫妇对婚姻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潘君怡表示。自新登记处启用以来,已成功举办3场集体婚礼和5场集体颁证活动,累计有129对新人参与。
“在这里领证,仪式感满满,又不会铺张浪费。”刚领完结婚证的“00后”市民张先生和李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潘君怡介绍,将婚姻登记处融入景区,是婚俗改革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如今,“景区登记+简约婚礼”正成为临泉年轻人青睐的新模式,文明健康的婚嫁新风尚正悄然形成。
村嫂变红娘传播新风尚
“ 遇到合适的青年男女,留个心眼,帮着牵一下线啊。”近日,家住颍上县古城镇江李村的李侠路遇乡邻,打招呼之余不忘自己的红娘“任务”。
李侠性格爽朗、为人热情,是该村“红娘服务队”的一员。2020年5月,颍上县创新建立县、乡、村三级村嫂理事会体系。在江李村,12名村嫂将服务延伸至婚恋领域,组建起专门的“红娘服务队”。截至目前,这支服务队已成功为10多名男女青年牵线搭桥。
加入服务队之前,李侠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红娘。加入之后,她做得更加规范、用心,在促成良缘的同时,宣传婚事简办等婚嫁新风俗,还在婚礼筹备过程中主动帮忙,倡导仪式从简、宴席从俭。
小张和小丽(均为化名)就是经李侠牵线而喜结良缘的一对夫妻。“李大姐一直说不要把彩礼当成负担,让我们明白感情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过得很好。”小张说。
颍上县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红娘服务队”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在婚俗改革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她们来自群众、熟悉乡情,倡导婚嫁新风,更容易被接受。”
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显现。“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低彩礼、简办婚礼的理念,这让我们很欣慰。”江李村村嫂理事会有关负责人说。
重塑新时代婚恋价值观
除了临泉景区婚姻登记处、颍上“红娘服务队”外,界首市成立公益红娘团,助力青年“脱单”;市总工会组织“阜好”红娘团,助力单身职工觅良缘。
近年来,我市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政策引导、文化熏陶等,推动婚俗改革向深层次发展,重塑新时代婚恋价值观。
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构建了“激励+约束”双重体系,致力于构建婚俗改革长效机制。正向激励方面,登记报名“零彩礼”集体婚礼的新人可享七大礼包:子女优先入学、景区免票、免费体检……这些看得见的实惠,让文明行为从“选择题”变成“加分项”。政策设计消除了“零彩礼没面子”的顾虑,礼遇对象覆盖夫妻双方及岳父母,申领需经“承诺—公示—核验”三重机制,既堵住漏洞又强化示范效应。
同时,我市1971个村已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将“婚事新办简办”“零彩礼、低彩礼”等纳入其中,由红白理事会监督执行,形成“群众按约办事、乡贤按约理事”的自治模式。在广泛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为彩礼额度“限高”,一般不超过6万元,随礼不超过200元,非亲属“零随礼”、不回礼。基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对发现的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情况进行劝导并及时制止。
全媒体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杜建龙 刘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