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时间: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出炉。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在这5年历程中,我国不仅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还实现大幅跃升,可谓“风雨兼程见彩虹”。

他表示,“十四五”我国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望未来,“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过去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引发关注。

“总的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郑栅洁表示。

回过头来看,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经济发展方面,过去5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郑栅洁说,“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郑栅洁的说法,35万亿元的经济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相当于我国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另外,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可以说,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郑栅洁说。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十四五”以来,我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郑栅洁表示,经过“十四五”这5年,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四五”必将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未来,我们也充满信心,‘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郑栅洁表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宏观上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

——具体领域来看,教育方面,我国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1.2个百分点;医疗方面,“十四五”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

在大家都关心的“一老一小”方面,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都增长1岁。

郑栅洁表示,在涉及千家万户的出行方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加速完善,“十四五”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过1万公里,截至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是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生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当天到”“次日达”,交通出行和快递服务更加高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举例介绍,伴随冷链物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不但“长安”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拉萨、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旅客联程联运更加快捷顺畅,出门旅游抬腿就走、转眼就到,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晚上就到“尔滨”看冰雕。

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如何?

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回应,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十三五”期间的总额。

数据显示,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周海兵表示,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对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外资政策的最佳肯定。

“与中国市场同行大道越走越宽。”据周海兵介绍,中国在2021年、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现行全国和自贸试验区清单已分别压缩至29条、27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去年以来,中国还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一批外资企业已开始投资经营相关业务。

另外,中国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现行版本总条目已达1474条,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资企业投资鼓励目录内的项目,可依法享受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

周海兵表示,中国充分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为外资企业创造规则透明、机会均等的政策环境。例如,我国正在推动的“两新”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又如,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规定等,持续加大对涉外资企业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

“面向未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周海兵表示,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我们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周海兵说。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段江含